「面對醫療崩壞,三位網路世代醫師,教你走出獨特人生道路。」MCSS2013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環境險惡 更需要發掘我們內在的勇氣與興趣


作者:蘇英傑 醫師 (奇美醫院 胸腔外科)


  

        會得知這場研討會,其實緣起於某位同仁在FB上面轉自 蔡依橙 部落格的貼文「抬轎世代,出路何在?」:建立自我品牌當時這篇文章有如五雷轟頂,給我極大的震撼,當天我就把蔡醫師部落格的所有文章都翻完了。當時只覺此人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的風格(我最喜歡他刪掉的文字)、又有神人等級的寫期刊能力。

        知道蔡醫師是放射科醫師,我就跑去找我們放射科曾主任,問他認不認識這個人,才知道蔡醫師竟然跟我同年,當時真是完全佩服得五體投地,要說我是蔡醫師的粉絲絕不為過。就這樣持續追蹤蔡醫師的部落格,得知要舉辦這個活動,二話不說當然是馬上報名。


        期待了好久,帶著興奮的心情,2 26 日早早起床與兩位外科的學妹一同驅車到彰濱秀傳醫院的 IRCAD 中心參加蔡依橙醫師舉辦的「年輕世代 優勢何在」:醫療生涯策略研討會。會議設計為三個段落,三個段落三位講者分別分享了他們的經驗。第一段落三位講者娓娓道出他們各自達到的成就與歷程,第二段落則是剖析在現實上第二專長是否達到了足夠的經濟效益及是否有取代醫師專業的可能,第三段落則是細數歷來訓練的過程以及對自己的啟示。

        當然,三位講者都是一等一的演講專家,整個活動過程妙語如珠、絕無冷場,演講的內容旁徵博引、條理明晰,我相信在場的聽眾都有相當的收穫。至於演講的重點,我想大家都分享得很多了,整理得也比我好,以我那麼有限的記憶力,連幾句重要的slogan都記不清楚了,還是留給其他人去分享好了。

        說真的,聽完第二個段落,我的心裡好失落,整個人被陰鬱的心情淹沒。這麼努力的三個人,在各自的三個領域都得到不小的成就,但獲得的利潤仍是相當的微薄,替代醫師所得的目標似乎遙遙無期。不過,雖然沒辦法賺大錢,但三位講者在各領域取得的成功,仍然是讓我心神嚮往的標竿。其實,仔細推敲,雖然三位講者都相當的成功,但醫界天才那麼多,也是有許許多多醫界的前輩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引領風騷,但為何是這三人擄獲了在場年輕醫師的心呢?

        我想真的是時勢所趨,在醫療環境如此險惡的時代,人人自危,甚至連自己在醫療專業上的成就都不足以使自己感到安全,更遑說嵌在白色巨塔中,醫師作為勞動者的價值被層層的階級與健保制度所貶抑,讓醫師覺得拚盡全力發展醫學專長似乎只是白白燃燒自己的生命。相比起來,三位講者了解文字的力量,更會善用網路的平台,故能領導輿論,取得年輕世代的認同。算起來,雖然三位講者擅長領域各有不同,但都是搞文創的,訴諸文字發揮影響力。但可惜,我除了沒有突出的第二專長,各位看我文章寫得這樣雜亂,就知道我實在是筆拙阿!不但沒有綠角的透徹分析、沒有小志志的圖文並茂、更沒有蔡依橙的精準幽默,實在無法輕易複製三位講者的模式而自成一格。

        難道我就只能自暴自棄,看著自己的弱點感嘆比不上別人嗎?

        別開玩笑了!蔡老師說,戮力發展第二專長的目的,可是成為一個「更好 更獨一無二的自己」哪!

        捫心自問,當初選擇醫學院的時候,真的是了解醫學是個怎麼樣的行業,由衷的熱愛這門科學而進來的人有多少呢?我們為了各式各樣的原因進了醫學院,醫學界也回報我們不錯的薪資,在各種不同的專科生涯中,多數人也有機會依據自己的特性選擇專業科別。醫學給了我們許多,但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總是有那麼一點現實的成分在,讓我們拋棄了童年時期最深的想望而選擇了醫學。現在,既然醫學不再是肥美的沃土,更該早早出發去找尋心中的桃花源,重拾小時的理想。就如同劉醫師所說的,當我們不斷地撿拾美麗的貝殼,就算以後不能換錢,至少我們得到了一籃子賞心悅目的貝殼,讓自己快樂。最後,雖然面對的是險惡的醫療環境,讓我們發掘內在的勇氣與興趣,以衝破思想的牢籠,成就一個「更好 更獨一無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