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醫療崩壞,三位網路世代醫師,教你走出獨特人生道路。」MCSS2013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思考自己的價值觀


作者:曾健華 醫師Firstchoice 國考分科詳解作者)

  
去年剛考完了專科,今年是我主治醫師的第一年,剛結束長達數年住院醫師三天值一班昏天暗地的生活,到了自己開始獨當一面的時刻。好像井底之蛙終於爬到陸地,這才發現眼前的世界如此遼闊,但卻更不知所措。臨床工作與第二專長一直困擾著我,拿到專科醫師證書後,似乎拿到了思索這個問題的門票,而今天的研討會也著實讓我能更清晰思考這個人生難題。


綠角本身是位眼科醫師,今天分享了他從 R4 到現在這幾年研究財經的歷程,短短幾年,從門外漢到跨領域地出了一系列書籍、演講、部落格。他強調讀對資料,事半功倍。念一般的書刊常常無法得到精華,用自己的熱情、不怕難、勇敢研讀教科書相關章節,便能獲得某個問題最接近真理的概念。他讓我們看到精闢見解的背後,是鑽研一本本連財經系學生都可能望之怯步的教科書,是用心將唸過的書整理成一個個的word檔。如此大量的閱讀,到底是如何規劃時間?綠角分享了兩個字:Focus and target (專心而且有目標)。他提到傑出的成就也未必要犧牲家庭生活,規律的生活、適當的規劃,每天一點一滴的累積,長久下來是非常可觀的。

之後劉育志醫師用一張張生動的插圖、妙語如珠地接續。他試著引導我們思索未來的生涯規劃,最重要的是要先定位自我的價值觀。雖然虛幻,但仍要試著描繪出來。建議我們要找尋生命中真正的想要、發現生命中更多的可能。

還與我們分享目標的設定是要考慮最少的花費成本、最多的金錢收入,更佳的是要能一併創造最多的價值。醫生的工作花費勞力成本高,雖有一定的金錢回報,卻未必能累積價值。當我們老了,這些年輕努力過的痕跡是否留下價值?在付出時間成本的同時,也要注意是否已經罹患 Burnout syndrome,是否失去自己的價值觀、去人性化地不再把病人當人對待、內在空虛、憂鬱、絕望等。他還提到,台灣是水果王國,忙碌的買賣交易下,卻沒有自己的品牌,到頭來像是瞎忙一場,唯有建立品牌,才能更上層樓。然而,他選擇用一篇篇文章累積自己的價值。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活在別人的價值觀。

下午由蔡依橙醫師起頭,歸納從臨床工作到第二專長有三個要點。第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意即要能有效率地在上班時間完成工作,準時下班,才能有更多時間挑出窠臼思考。很多公司會花 20% 的成本於研發,讓公司精進;而我們是否有想過要用 20% 的時間,研發自己?把時間花在了解自己、精進自己?

第二、GE集團的傑克威爾許當年上任後,立即解散未能達到當領域前兩名的子公司。成為頂尖,為何重要?因為曾經達到過頂尖、知道達到頂尖的know-how,這些經驗都是成功的基石。蔡依橙醫師曾努力在 AJR 成為頂尖作者、接著便被邀約撰寫國際準則。努力成為會議內最頂尖的演講者、讓人家記得你的演講,接著觀察舉辦研討會的技巧,之後順理成章自己辦起一場場叫好又叫座的研討會。

第三、Steve Jobs 當時因為在大學學不到東西而休學,空閒時間學了字體學;之後,合併兩個不相關的領域,將電腦帶入另外一個世代。這是本業工作加上第二專長,成就更好、更獨一無二的自己的成功例子。蔡依橙醫師也分享了許多人生經驗,如果你覺得每天都很忙碌,如果你覺得力不從心,30 歲後的我們要學習說「不」、做出選擇。他也觀察到醫學系的學生們在畢業前,總能在考前展現無窮的記憶、學習能力,但畢業後就不再用心閱讀了。

年輕世代、優勢何在?以前成功的、有成就的前輩們那一生懸命的毅力、埋頭苦幹的精神絕對是我們要學習的,但年輕世代面臨到的是更豐富的資訊、更多元的價值觀,在多采多姿、變化多端的時代裡,循著前人的軌跡在紅海中奮鬥也許會成功,但何不仿偶爾停下腳步、聽聽自己心裡的聲音,也許自己的天地在下一個轉彎處,也許今後可以快樂幸福地用內心因喜好所驅動的熱情游向屬於自己的藍海。

頒獎時間的兩句話再度道出今天研討會的精神。Is this the only way in the cage? 我們還是要空出時間研發自己,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勇於尋找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涯規劃。過程一定徬徨無助,但若今後我們能看得更遠、更清晰,這是因為我曾經站在今天三位演講的肩膀上。